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三亚玫瑰谷盐碱地长出致富花-热头条
2023-06-29 21:55:25来源:南海网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三亚玫瑰谷盐碱地长出致富花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6月29日消息(记者 苏桂除)“下一次你们(采访团)再来,吃(玫瑰谷)玫瑰饭,泡玫瑰浴。”6月29日,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与到访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交流时说,经过17年的耕耘,玫瑰谷这片盐碱地已长出致富花。
游客在国际玫瑰谷购物中心购物。记者 苏桂除 摄
(资料图片)
6月的三亚,烈日炎炎。亚龙湾国际玫瑰谷花开正艳。夏季不是三亚的旅游旺季,但地处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国际玫瑰谷购物中心里,前来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热闹程度不亚于室外的火热天气。购物中心里,从护肤品、玫瑰饼、玫瑰茶,到各类玫瑰衍生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进入千亩玫瑰区,朵朵玫瑰在阳光的照射下争奇斗艳,行走在玫瑰花海中,阵阵花香伴随着春日微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市民游客在花田中拍照打卡游玩、尽情地嗅花香、赏花朵,充分享受与自然拥抱的快乐。
国际玫瑰谷花开正艳。记者 苏桂除 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十年来,这句话也成为博后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注入强大动力。
十年前,三山环抱的博后村,人均耕地少,土地盐碱化严重,这对于乡亲祖祖辈辈在这片盐碱地里“讨生活”的村民来说,“小康”曾经只是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
博后村紧临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世纪90年代初,一家家酒店在亚龙湾拔地而起,旅游业也一直持续火热,但偏居一隅的博后村的发展还没起色。
进入21世纪,三亚市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鼓励从事花卉种植的企业来此发展。2009年,一家花卉文化产业公司进入博后村,流转村中1000亩地种植玫瑰花,给博后村的发展送来了东风。
三亚地处北纬18°,属热带地区。这么高的纬度上种植玫瑰原本就有挑战,更何况博后村这片土地还是盐碱地。花卉公司进驻博后村后,先在周边村庄试种并获得成功。
国际玫瑰谷刚摘下来的玫瑰花晾晒。记者 苏桂除 摄
“当时公司在试种前投入巨资对这片盐碱地进行了改良。”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游览部副经理宋琳在玫瑰谷工作了六年,他说,公司通过强酸与施以有机肥对盐碱地进行了改良,改良费每亩花了10万元。代价虽大,但土地经过改良后,再种植玫瑰长势很好,至2018年,每年到访玫瑰谷的游客就有150万人次。
随后的十年,经过这家公司的带动,发展玫瑰专业种植合作社22家,种植面积2500亩,每亩收益超2万元,带动合作社周边500多名村民就业和增收,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家庭年均收入8万元,其中该公司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人员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家庭年均收入约25万元。
玫瑰产业的发展,让村民苏吉丽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她是土生土长的博后村人,在自家2亩土地租给玫瑰谷种植玫瑰后,她也到玫瑰谷打工。目前已经是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林事业部经理。
“玫瑰谷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里的旅游业也火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村民,一亩租金每年有几千元,加上工资,钱就攒下啦。”已经在玫瑰工作12年的她,平时在园区里负责种花,“在家门口上班,又能接送小孩上下学,真的很知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的理解就是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博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说,早在三年前,博后村即被评为海南省五椰级乡村旅游点,这是海南省内乡村度假旅游点的最高级别,村里的民宿也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我把青年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也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看来,玫瑰谷所在的博后村这十年来村民的收入已经翻了多番。
“单靠种植早就亏死了,我们在种植规模上来后,着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通过二、三产业反哺第一产。”她说,通过种植,再衍生产品的开发及展售,目前已研发完成38个系列300多个玫瑰系列衍生产品,包括玫瑰洗护系列、玫瑰护肤系列、玫瑰食用系列、玫瑰饰品等,每天购物中心消费人均300元。玫瑰衍生产品消费群体定位在白领,价格并不高,销售量持续走高。截至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910多万人次。
采访团正在国际玫瑰谷购物中心体验火热的购物场景。记者 苏桂除 摄
“下一步将朝产业化发展推动玫瑰谷的转型升级,打造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杨莹表示,未来三亚国际玫瑰谷将打造玫瑰产业国际贸易中心和香精香料聚散中心,吸引东南亚著名的香精香料产业项目入驻玫瑰谷。同时,通过发展玫瑰产业加速成长赋能,形成可持续发展、有长效机制的产业链条。
她说,正在建设中的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旅游休闲中心将于今年10月底全面竣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解决玫瑰谷景区商业配套需求,也将成为博后美丽乡村和亚龙湾夜间经济消费中心。(苏桂除)
关键词: